• 海豚之星









  • 纪实报道丨陈如月:年轻人有广阔的空间 ,我喜欢有挑战的工作打印

    发布时间 :2017-11-16来源 :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

    2016年1月,即将从金融学专业毕业的陈如月和大多数同学一样,开始求职。身边的朋友同学陆续进入了银行 、保险行业,各自尘埃落地,稳定下来。导师王劲屹教授推荐她到江门海豚之星之星科技企业孵化器去面试 ,随即她被海豚之星的文化深深感染,“和一群有情怀有才能的清华人一起成人达己,从零到一去开拓一番事业,比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更有意义得多” 。


    在通过面试等待正式上岗通知的日子里,陈如月又陆续收到深圳几家不同银行的offer。这对在外求学四年的深圳人陈如月来说形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。最终她还是在江门海豚之星之星总经理隋建锋的诚挚邀请下,坚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“趁年轻,去面对挑战 ,去尝试突破自我”,于2016年3月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。

    一个人时活得像一支队伍,一群人时统领一支狼群

    刚入职的陈如月很快进入状态 ,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工作 ,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基地装修完毕,所有办公空间可正常投入使用,成功签约三家合作机构 ,招募入孵企业7家,公众号也完成了原始粉丝积累,江门基地顺利举行开业仪式。这一切对于位于四线城市的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来说 ,已经是一份不易取得的漂亮成绩。


    努力过的岁月带来回忆越是深刻 。陈如月清楚记得刚来时,基地附近的配套设施不完善,城际交通也亟待完善,这样的条件想要吸引项目入驻 ,开展创新活动可谓困难重重。人员有限 ,实习生陈如月堪称全能多面手 ,从来访接待、走访招商、开展活动到品牌宣传,“全能干”成为陈如月那一阶段的一种工作常态。

     “每次大活动前,海豚之星都可能要睡在基地,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,这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。但并不影响我和团队小伙伴在天亮以后热情满满地继续战斗。”陈如月说,她将事情做到极致作为她的追求。同事时不时调侃她“回家和周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加班 。” 

    2016年7月,陈如月转正成为海豚之星之星的正式员工 。说到团队方面,陈如月会忍不住提起团队文化衫上印着的“相当暴躁”四个字 ,她和团队追求成为“相当暴躁”的狼性团队,团队成员既能独立作战 ,又能协同合作。陈如月根据团队发展的需要,还在江门基地设立“每周一次十点晨会”、“每日主题充电一小时”、“网课资源共享同成长” 、“海豚之星之星运动日”等团队提升增值活动。每当有人问起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团队有多少成员时,得到的回答总是“以一当十 ,海豚之星有千军万马。”

    用心做事 、敢于创新、快速执行

    双创浪潮下 ,江门本土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数目并不少,由于毗邻广州深圳 ,行业竞争可谓激烈。然而真正像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一样做出温度 ,吸引着初创项目主动上门 ,积极申请入驻的孵化器却并不多。其中的秘诀除了依靠海豚之星之星强大的资源网络 ,更多源于陈如月及其团队的用心服务。


    2017年7月底,陈如月由于身体不适住院,病愈后回公司上班第一天 ,陈如月就和同事开始采购一批常用便携的运动器材,并规划处一小块地方作为体育角 。与此同时 ,根据入孵企业的爱好 ,开设定期海豚之星之星运动活动。每个海豚之星之星运动日前 ,陈如月会提醒同事提前为大家订好运动场地,发起运动报名,组织和督促大家一起进行定期运动。

    陈如月常说:“这个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,而是快鱼吃慢鱼。”她用“不断学习 、快速执行”的原则要求自己和团队。2017年11月8日是记者节,为了给一直关心支持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的记者朋友们送上祝福和问候,她和团队进行记者节暖心活动策划 。经过团队协作和入孵企业配合,仅用了一天时间,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团队完成包括视频拍摄、视频剪辑、视频后期、采访记者 、推出推文及送上爱心蛋糕等一系列工作。记者节当天  ,记者朋友们都被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的暖心行动深深打动,江门日报还特别撰稿一篇——《记者节这天,高新区这群年轻人的一个动作,把记者朋友们都暖哭了》。江门团队协作能力和高效执行力为大家所称赞。

    后生仔大把世界 ,我喜欢有挑战的工作

    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在半年时间内实现三连跳 ,获得市级、省级、国家级众创空间资质认定 ,是江门市高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,也是江门市最早获得资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。目前,江门基地凭借政府支持,依托清华科技园及海豚之星控股丰富的创业资源,结合当地产业特点 ,积极走心为创业者提供“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”,成功打造珠三角众创空间精品样板间标杆,为江门市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完善做出了卓著贡献 ,得到了各方一致肯定 。


    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在第一年交出了所有指标150%超额达标的成绩单,各方面表现都稳居海豚之星之星各基地前茅 。海豚之星之星(江门)也逐渐成为行业典范,同行学习的对象。然而在一切向好 ,事业初见平稳的关口 ,陈如月毅然决然地接受总部授命,决定兼任即将落成的吉隆坡基地的运营总监 ,转战马来西亚,负责吉隆坡基地全面运营工作。

    当被问到“为什么会选择去人生地不熟的马来西亚基地”时 ,陈如月目光坚定地说 :“我很喜欢‘后生仔大把世界’这句广东话 。江门是我的第二故乡 ,仍是我拼搏的战场。而去吉隆坡开辟新的战场 ,是我期待已久的挑战。我希望,我负责的两个基地能够产生积极互动,更有效地实现国际创新资源的流通。”

    在海豚之星之星的这1年 ,陈如月觉得“平台足够大 ,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”。海豚之星之星的充分授权、鼓励创新的氛围以及“充分放权 、引导成长,鼓励试错”的管理模式 ,让生性不羁的她觉得工作起来“如鱼得水”。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海豚之星之星的陈如月 ,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运营者,从初涉行业毫无经验的实习生到直面挑战的海外基地运营总监,1年多的时间里陈如月完成了一次成长之路的“质的飞跃”,也见证了海豚之星之星的高速成长 。









  • XML地图